导语:
成都,天府之国,一座浪漫的城市,一座让我神往的城市~
自古以来,这里安静,却又繁华。有着3200年的文化沉淀却不显沧桑~
然而在20世纪中后期,这个城市却抛开了旧的城市中心,转移了发展阵地!
成都用了半个世纪打造了一条全新长达百里的中轴线。
随着中轴线的诞生,成都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商业割据地,风水大战场!!!
为什么成都在古代能够活得那么“自在”?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成都的转变,成都又将会变成怎样?
本文全方位去感受下成都,这座感性城市的浪漫风情。
【 古代地位——第二顺位 】
成都,一座沉淀了3200年的历史古城!在3200年的发展历史中,成都的发展可是硕果累累的~
成过“正房”(都会),当过“小三”(陪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可圈可点~
▼
单是“爱称”就有五六个,什么天府之国,蓉城啊等等~每一个“爱称”都能吹出一波牛逼的历史~
成都传承下来的历史评价确实高得离谱~但是历史事实却显得有点尴尬,并非那么繁华鼎盛~
成都在古代曾经三次走向发展的最高峰~
第一次是在商周春秋时期的古蜀国,
第二次是在三国时期,刘备定都在成都,
第三次是在唐朝,唐朝经济繁荣鼎盛,有着“扬(扬州)一益(成都)二”一说。
这三个看似牛逼的历史,其实都是不成功的统治史!
成都历史名声虽然很不错,但现实上其实这里一直都处于“第二顺位”的位置!
这里也许快乐逍遥,却未曾称霸一方~
我们之前说过,
风水的大局的不同,会影响一方区域的水土文化。
我们先就从风水维度,摸索下成都偏离正轨的历史发展~
【 先天不足的风水布局 】
偏离正轨的发展趋向
成都最早建城是商周时期的古蜀国,
当时古蜀国的发展是相当的快,甚至有谣传说这里可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后来才有了“成都”这个名称。
▼
但是,古蜀王城的格局并不是我们传统的南北走向,而是在北偏西约30度的轴线来定位建城的~大概在现今金牛区和青羊区的位置。
▼
且古蜀国是成都发展的奠基时代,在往后的几千年里,成都的发展,几乎都围绕着古蜀国~
整个发展趋向,是偏离了正轨的!
古代的城市规划一般都是,坐北向南,为什么成都会如此特异?
先来普及下知识,再为大家解释~
知识普及
在风水上,若单论峦头,影响人的主要是山脉或者水脉流动带动的气场。
山在风水上,称之为山龙脉,水则是水龙脉。
确定一个地方的风水大局,其实就是要看这里的山水的以及它们的配合程度。
看山龙,无非就是找主干龙和揪四象。
找主干龙,也就是寻找进入城市最牛逼的山脉气场,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股进入城市的气脉,气脉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格局,一般城市的中心都会建设在主干龙结穴的位置上~
找四象,
就是以穴位为主,观看其它山脉的位置排布在形态、位置、体量上是否协调~
其实四象,就是聚集这个气脉的布局。
四象是以穴位为主相对而然的,不同的穴位,不同的布局,四象就不一样。
山龙气场进入到这片区域之后,气场是流动散漫的~这样对于大局是没用。需要借助四象这种布局,去凝结这些气场。
四象一般会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以及形成的城市属性。
古成都的风水缺陷
我们先来看看成都所在省会,四川省的风水大局。
四川的主干龙发源于我国三大干龙中的中干龙。
中干龙自西向东延伸,穿过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后经由龙门山,进入到成都结穴停留!
▼
以成都为穴点,四川西北边的龙门山是靠山,左青龙为秦岭,右白虎为大雪山,案山为巫山。
▼
乍一看,什么巫山,秦岭,中干龙~虽然都是一些山脉中的大咖。
其实整个四川省的龙脉走向就是北偏西的。
而古代成都的城市建设,按照四川的龙脉走向去设置,那成都就是四川穴位~
这样成都的格局就会很大,
古蜀国前期发展能够这么迅速,就是因为龙脉格局大,起步快。
可惜对成都来说这的四象实在有点尴尬,
作为靠山的龙门山离得太远了,关键是朱雀明堂的正前方,居然怼了个龙泉山脉出来,隔开了整个朱雀明堂~
▼
等于是后面的马力不足,前面又有东西挡路。
有气却不成局~
这样发展虽然快,受限制也很大。
自上世纪80年代,成都花了将近40年,重新打造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贯穿天府大道的成都百里新中轴!势必突破这个几千年来的最大瓶颈!!!
▼
本文的主角就是这条中轴线中,一个最引人瞩目的大太极广场——天府广场!它将决定中轴线的设置,影响整个成都的前景!
而且,天府广场的设计师也是本人的大偶像!
我们中国(华裔)风水&建筑师的鼻祖——贝聿铭!
▼
封刀十年的开山之作!!!
之前在香港力战群雄掀动半个世纪的香港中国银行就是贝大神的手笔!!
▼
【 最长中轴线的开展历史 】
1968年,成都把位于成都中心地区的明代“蜀王府”拆迁并建造了现在的“四川省展览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
从这里规划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新中轴线。
下图是当时拍的照片,从毛主席像看,笔直的道路中了中轴线的雏形。
▼
而后,按照规划,成都耕耘了将近十多年,
1985年,位于四川省展览馆前方天府广场两边已经布满商铺~
▼
20世纪末,20年间,百里中轴线,已经有了一定雏形。
▼
成都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仅仅在整条中轴线上,做了最基础的建设。
单单基础发展花了二十年,
真正的布局到了21世纪才正式开始~
我们上面的知识普及说了,有布局还不够,还要有一个气口,也就聚积气场的地方!作为聚拢外部气场的收气口。
中轴线的布局是合理的,但是,龙门山带过来的气场是很散漫的,必须要聚结起来!
▼
那就需要一个核心的气口,将整个城市的气场汇聚,牵动整条中轴线!
天府广场位于成都的市中心且在四川省科技馆的前方!
作为整条中轴线聚气口的天府,注定要充当这个角色~
【 中轴线的核心——天府广场的前世 】
天府广场前身
1997年,成都把四川省科技馆前方的民居拆除,搞了一个超过8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府广场的前身!
随着天府广场建成,中轴线开端的大局已经形成~
▼
当时天府广场只是一个小小的市民广场,那时候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聚气作用并不强~
但随着百里中轴线的建设,明显把一块小空地当作核心地带压根就不靠谱~
且中轴线是一条直冲的大马路,直冲的大马路是会形成煞气的!
▼
长达100公里的大路煞可想而知!
这个直冲的煞气要比天府广场凝聚的明堂要庞大得多~
随便一怼,无法聚气,也是败局一个~
第二次改建
在2004年,成都马上开始了天府广场的第二次的改建。
这次的改建长达三年,把原来方形的构造,变成了椭圆形的广场。
椭圆形的形态可以将正面的煞气引导到两侧~
▼
其实当时仅是为了化解直冲的煞气,
但是,天府广场改建后的成都的GDP依然排在全国十四、五,不进反而退~
几年里,成都的城市发展也并不如预期!显然,方案还是失败了。
其实把控一个城市的核心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哪怕是贝大神出手,也未必能一次成事~
当然啦,这里还有一段不太好解释的博弈啦~
反正当时这个天府广场仅仅是一个未完成的试验工程!
失败后的成都在2007年马上开始要改造天府广场。
后来又适逢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天府广场的改造又被搁置了~
直到2010年成都终于又推出了天府广场的第三个改建方案,一波三折,这个历史性建筑总算是问世了!
【 主角登场——太极广场 】
挡煞收气
“天圆地方——吸收”
直到2011年,这个吸引我们眼球的太极外形的天府广场才真正面世。
▼
与之前的方案有点相似,但这一次,天府广场的外形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圆形~
整一个天府广场就是天圆地方的造型。
▼
我们之前说过,天圆地方本身就是一种相当牛逼挡煞聚气的构造。
杭州的市民中心,就是用这种天圆地方的构造去锁住钱江水龙。
▼
天府广场本身就是成都的中心点,往城市中心点汇聚的气场本来就多,加上太极以及天圆地方的吸收调和。
▼
这样可以把中轴线直冲煞化解掉,
同时又能够聚结整个城市的气场,然后输送到整条中轴线!
也就是在2011年,成都的经济发展终于创造了历史新高。
水幕——阻挡凝气
天府广场对外形态特殊,避煞收气,牵动整个新中轴,服务于整个大局。
其内部细节更让人惊叹!
首先,天府广场在面向科技馆那一侧,修筑一个景观水池。
煞气从百里中轴线怼过来,通过太极调和后,
再起一道水幕,将煞气缓缓环抱在整个“太极广场”上!
▼
太极——转化
天府广场最大的亮点就是太极这个特殊形态,这个形态本身就是一种调和阴阳最为本源的形态,是吸收和调和孕养气场最好的形态媒介!
若仅是太极这个造型,只能起到一定的调和作用,
谁都能用,看起来并不牛逼,但是天府广场是首创的第一个能将这种形态活化,形象化的运用到了峦头学上!!!
这个形态类似两条相互环绕的阴阳鱼,
而阴鱼又有一只阳眼,阳鱼中又有一只阴眼。
▼
在风水上,
高者为阳,低者为阴。
看下图,天府广场右侧凸起部分,为阴鱼的阳眼。
左侧凹陷部分,为阳鱼的阴眼。
▼
阳眼部分是一个水池。动的水气能够凝聚气场。
而另一侧是阴眼部分则是天府地下商场的巨型入口!
▼
气场从成都四面八方向太极汇聚,再借用阳眼这个水池将气场凝聚!
再利用阴阳之间呼应关系,把阳眼凝聚的气场输送到阴眼中,也就是整个商业广场的大入口!
▼
再经过阴眼这个喷泉,将气场缓缓输送到整个地下商场。
最最最牛逼的设置是,这些贯穿整个商场的市中心,最后居然还能回到阳眼!
为什么?
往复循环
在阳鱼的部分,其实还有5个地下商场的出入口。
如果说阴鱼是入口,那阳鱼就是出口。
在风水学上叫:阴聚阳散。
被输送出来的气场再通过太极调和,阴阳输送,再次进入到,阴鱼阳眼中!
积聚,纳入,输出,再纳入,输出。
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延绵不断!!!!
化解了整个布局因为气场体量太大而难以调控的状态。
同时让整个布局更加紧密,气场更加精炼!
天府广场建成后,来商业广场的人,络绎不绝。
同时,高密集度的流动人群,进一步将整个城市的气场往天府广场输送,让气场更加凝聚。
而且,天府广场地下2层还是一个大停车场和两条地铁~
又是一个活生生的流动大气口啊!
带动了经济的同时活化整个中轴线,绝妙!
商业广场的奠基,让天府广场成为了成都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这里也在逐渐发展为成都的核心经济商圈!
天府广场,在经济上引领着整个成都!
锁气图腾
相信细心的朋友还发现天府广场四周很多文化图腾的标注。
比如,广场十二条直径1.2米,高12米的文化柱。
▼
这12根柱子,分布四方,象征一年四季,12个月,守护着整个太极,锁住太极内部的气场。
同时,柱子底座的图腾也体现了成都深厚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在太极内部同样能找到不少~
双龙戏珠
阴阳鱼对应的两个位置上,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灯台,而灯台上有一条黄色的环形龙~金龙下方祥云环绕,加上喷水,形成金龙架云之势。
▼
两个灯台对应的中心点,则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是太阳神鸟的图腾!
东西鱼眼双龙跃天府,太阳神鸟散发七彩光!
这算是本次去成都看到最用心的一个布局。
此局运用了形态风水中的“呼形唤煞”,是双龙戏珠之局!
是一种祥和的象征,一种对兴旺的期待,预示着成都的腾飞!
▼
而且龙一直以来在中国都是传统的象征,彰显一个传承了中华千年文化古城高尚的姿态!
而神鸟也暗示着这座千年古城,回归正统,涅槃重生的信心。
而这里作为城市的中心,这种美好的象征会不断往外扩散,影响着成都每个人。
天府广场,在文化上,熏陶着整个成都!
【 百里新中轴 】
百里中轴线
天府广场的铺设,为成都新中轴带来了巨大的开端和契机!
时至今日,整条百里中轴线的拓建已经完成了70里!
▼
pps:粉丝大大们我尽力想办法了,体谅体谅
以成都体育馆和成都实验小学为起点,穿过分岔口,是第一个重要地域。
天府广场核心区,
以太极牵动整个核心地域作为开端,延伸到整个新中轴。
▼
紧接着是,是几个商业最喜欢的三煞位,而后是府南河~
▼
穿过成都南河水龙后,
又有两个大型三煞衍生出来的一座座形态特异的建筑!
平安财富中心,天府汇中心、人南国际、来福士广场。
▼
平安财富中心,天府汇中心、人南国际、来福士广场。
▼
而后,又是牵动一方的大气口——超巨型的交通大环岛!
▼
穿过环岛后,又是著名的天府立交桥这个巨型交通网!
▼
一系列标新立异的建筑,紧跟着各展雄风~
▼
成都银泰中心、成都环球中心、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天府软件园区~
▼
整条中轴线汇聚了各大建筑类型,住宅区,文化建筑,商业广场,
纵贯南北的城市中轴线,北端衔接着城市3000年的历史,南端支撑起成都的科技未来!
【 展望 】
随着中轴线逐步完善,近两年,成都也顺势发展成为了“网红”城市~
由于城市中心的改变,成都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成都改变中轴线之后,整个城市的中心往下移了~
整个四象发生了偏移。
▼
现在的成都白虎离得近,青龙离得远~
青龙疏远,也造就了成都这几年“耙耳朵”文化的大力发展~
▼
同时,我们研究时还发现,新中轴规划其实是很开放的,现在的建筑并非像广州新中轴那样对称,更多的建筑规模都是后天形成。
整条百里中轴线正在展开着空前绝后的风水大战!
一方水土一方人,
愿这座温柔的城市,在这个激烈的时代中一直保留着“第二顺位”独有的温柔~
预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成都新中轴系列风水故事~
如果成都的“人工八卦”看得还不够过瘾,可以在后台输入:阆中,
观看风水之巅阆中古城的天然八卦哦!
杨公风水传统弟子班:能掌握杨公风水核心理论和应用方法,根据山川形势寻龙点穴,找到真龙真穴为自己和他人造福,包括龙法、穴法、砂法、水法、立向等,根据龙运、元运、命理、三元、三合等杨公风水秘法精准判断布局调理阴阳宅风水;能综合应用风水秘诀,对城镇、居民小区、楼盘、工厂、公墓等作整体布局规划;能根据不同用事选择吉日良辰趋吉避凶,掌握净地化煞开光保身等阴阳道法的应用。